第4章 我们的宇宙图象(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移动文学 www.yd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伯特兰·罗素)曾经作过一次天文学讲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又是如何围绕着称之为我们星系的巨大的恒星集团的中心公转。演讲结束之际,坐在房间后排的一位小个老妇人起立说道:“你讲的是一派胡言。实际上,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这位科学家露出高傲的微笑,然后答道:“那么这只乌龟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大多数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但是我们凭什么就自认为知道得更好呢?我们对宇宙了解了多少?而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物理学中最近的突破,使我们有可能为其中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答案,而奇妙的新技术是实现这些突破的部分原因。对我们而言,这些答案也许有朝一日会变得和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那么显而易见——或许也会变得和乌龟塔一样荒谬,只有时间(不管其含义如何)才能裁决。
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天》一书中,就能够对于地球是一个圆球而不是一块平板这个信念提出两个有力的论证。第一,他意识到,月食是由于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引起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总是圆的,这只有在地球本身为球形的前提下才成立。如果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圆盘,除非月食总是发生在太阳正好位于这个圆盘中心的正下方的时刻,否则地球的影子就会被拉长而成为椭圆形。第二,希腊人从旅行中知道,在南方地区观测北极星,比在较北地区,北极星在天空中显得较低。(由于北极星位于北极的正上方,所以它出现在北极的观察者的头顶上,而对于赤道上的某观察者,北极星刚好出现在地平线上。)根据北极星在埃及和在希腊表观位置的差别,亚里士多德甚至估计出地球大圆长度为400000斯特迪亚。现在不能准确地知道,1斯特迪亚的长度究竟是多少,但也许是200码(1码=0.9144米)左右,这样就使得亚里士多德的估计大约为现在接受数值的两倍。希腊人甚至为地球是球形提供了第三个论证,否则何以从地平线驶来的船总是先露出船帆,然后才露出船身?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地球公转。他相信这些,是因为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他的这种看法是基于某些神秘的原因。公元2世纪,这个思想被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地球处于正中心,8个天球包围着它,这8个天球分别负载着月亮、太阳、恒星和5个当时已知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为了说明在天空中观察到的这些行星的相当复杂的轨道,人们认为它们本身沿着附在相应天球上的更小的圆周运动。最外层的天球携带着所谓的固定恒星,它们的相对位置总是保持不变,但是总体围绕着天空旋转。最后一层天球之外为何物一直不很清楚,但是它肯定不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托勒密模型的系统可以相当精密地预言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但是为了正确地预言这些位置,托勒密不得不假定,月亮遵循的轨道有时使它离地球的距离是其他时候的一半。这意味着月亮有时显得要比其他时候大一倍!托勒密承认这个瑕疵,但是尽管如此,他的模型被广泛地,虽然不是普适地接受。它被基督教会接纳为与《圣经》相一致的宇宙图象。这是因为它具有巨大优势,即在固定恒星天球之外为天堂和地狱留下了大量的空间。
然而,1514年波兰教士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起初,也许哥白尼害怕被教会谴责为异端,所以将他的模型匿名地流传。)他的观念是,太阳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行星们围绕着太阳作圆周运动。将近一个世纪以后,人们才认真接受他的观念。后来,两位天文学家——德国人约翰斯·开普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开始公开支持哥白尼理论,尽管它所预言的轨道还不能完全与观测相符合。直到1609年,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理论才宣告死亡。那一年,伽利略用刚发明的望远镜来观测夜空。当他观测木星时,发现有几个小卫星或月亮围绕着它转动,这表明不像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设想的那样,并非所有东西都必须直接地围绕着地球转动(当然,仍然可能相信地球是静止地处于宇宙的中心,而木星的卫星沿着一种极其复杂的轨道围绕地球运动,表观上看来它们是围绕着木星转动。然而,哥白尼理论却简单得多了)。同时,约翰斯·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理论,提出行星不是沿着圆周而是沿着椭圆(椭圆是拉长的圆)运动,从而最终使预言和观察相互一致了。
就开普勒而言,椭圆轨道仅仅是想当然的,并且是相当讨厌的假设,因为椭圆显然不如正圆那么完美。虽然他几乎偶然地发现椭圆轨道能很好地和观测相符合,但却不能把它和他的磁力引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思想相互调和起来。只有到更晚得多的1687年,这一切才得到解释。
这一年,艾萨克·牛顿爵士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也许是物理科学中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牛顿不但提出物体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理论,并且发展了为分析这些运动所需的复杂的数学。此外,牛顿还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这条定律,宇宙中的任一物体都被另外的物体吸引。物体质量越大,相互距离越近,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正是这同一种力,使物体下落到地面。(一个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使他得到灵感的故事,几乎肯定是不足凭信的。牛顿自己说过的不过是,当他坐着陷入沉思之时,一个苹果的下落使他得到了万有引力的思想。)牛顿继而证明,根据他的定律,引力使月亮沿着椭圆轨道围绕着地球运行,而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椭圆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
哥白尼的模型摆脱了托勒密的天球,以及与其相关的宇宙存在着自然边界的观念。“固定恒星”除了由于地球围绕着自身的轴自转引起的穿越天空的转动外,它们的位置显得固定不变,很自然会使人推测到固定恒星是和我们太阳类似的物体,只是比太阳离开我们远得多了。
按照他的引力理论,牛顿意识到恒星应该相互吸引,这样它们似乎不能保持基本上不动。难道它们不会都一起落到某处去吗?在1691年写给同时代另一位最重要的思想家理查德·本特里的一封信中,牛顿论证道,如果只有有限数目的恒星分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区域里,这确实是会发生的。但是另一方面,他推断说,如果存在无限数目的恒星,大体均匀地分布于无限的空间中,对它们而言,因为这时不存在一个中心落点,这种情形就不会发生。
当人们议论到无限时,这种论证是你会遭遇到的一种陷阱。在一个无限的宇宙中,因为在每一点的两边都有无限颗恒星,所以每一点都可以认为是中心。很久以后才意识到正确的方法,即是先考虑有限的情形,这时所有恒星都相互落到一起,然后加上在这个区域以外大体均匀分布的更多恒星,看事情会如何改变。按照牛顿定律,平均地讲,这额外的恒星对原先的那些根本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这些恒星还是同样快地落到一起。我们愿意加上多少恒星就可以加上多少,但是它们仍然总是向自身坍缩。现在我们知道,不可能存在一个无限静态的引力总是吸引的宇宙模型。
在20世纪之前从未有人提出过,宇宙是在膨胀或是在收缩,这有趣地反映了当时的思维风气。一般认为,宇宙要么以一种不变的状态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要么以多多少少正如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样子在有限久的过去创生。
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倾向于相信永恒的真理,也可能由于从以下的观念可以得到安慰,即虽然他们会生老病死,但是宇宙必须是不朽的不变的。
甚至那些意识到牛顿的引力理论导致宇宙不可能静止的人,也没有想到提出宇宙可能正在膨胀。相反,他们试图修正理论,使引力在非常大距离下变成排斥的。这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们对行星运动的预言,然而却允许恒星的无限分布保持平衡状态——邻近恒星之间的吸引力被远距离外的恒星来的斥力平衡。然而,现在我们相信,这样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如果某一区域内的恒星稍微相互靠近一些,它们之间的引力就会增强,并超过斥力的作用,因此这些恒星就会继续落到一起。反之,如果某一区域内的恒星稍微相互远离一些,斥力就起主导作用,并驱使它们离得更远。
另一个反对无限静止宇宙的异见通常归功于德国哲学家亨利希·奥勃斯,他在1823年撰写了这个理论。事实上,牛顿的一些同时代人已经提出过这个问题。甚至奥勃斯的文章也不是貌似有理地反驳这个模型的第一篇。不管怎么说,这是第一篇被广泛注意到的文章。其困难在于,在一个无限静止的宇宙中,几乎每一道视线必须终结于某一颗恒星的表面。这样,人们可以预料,整个天空甚至在夜晚都会像太阳那么明亮。奥勃斯反驳说,远处恒星的光线会被它穿越过的物质吸收而减弱。然而如果真是如此,这介于其间的物质最终会被加热到发出和恒星一样强的光为止。可以避免整个天空像太阳那么明亮的结论的惟一方法是,假定恒星并非永远那么明亮,而是在有限久的过去才开始发光。在这种情况下,吸光物质还没加热,或者远处恒星的光线尚未到达我们这里。这就使我们面临着什么是首次引起恒星发光的问题。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伯特兰·罗素)曾经作过一次天文学讲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又是如何围绕着称之为我们星系的巨大的恒星集团的中心公转。演讲结束之际,坐在房间后排的一位小个老妇人起立说道:“你讲的是一派胡言。实际上,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这位科学家露出高傲的微笑,然后答道:“那么这只乌龟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大多数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乌龟塔相当荒谬。但是我们凭什么就自认为知道得更好呢?我们对宇宙了解了多少?而我们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物理学中最近的突破,使我们有可能为其中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答案,而奇妙的新技术是实现这些突破的部分原因。对我们而言,这些答案也许有朝一日会变得和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那么显而易见——或许也会变得和乌龟塔一样荒谬,只有时间(不管其含义如何)才能裁决。
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天》一书中,就能够对于地球是一个圆球而不是一块平板这个信念提出两个有力的论证。第一,他意识到,月食是由于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引起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总是圆的,这只有在地球本身为球形的前提下才成立。如果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圆盘,除非月食总是发生在太阳正好位于这个圆盘中心的正下方的时刻,否则地球的影子就会被拉长而成为椭圆形。第二,希腊人从旅行中知道,在南方地区观测北极星,比在较北地区,北极星在天空中显得较低。(由于北极星位于北极的正上方,所以它出现在北极的观察者的头顶上,而对于赤道上的某观察者,北极星刚好出现在地平线上。)根据北极星在埃及和在希腊表观位置的差别,亚里士多德甚至估计出地球大圆长度为400000斯特迪亚。现在不能准确地知道,1斯特迪亚的长度究竟是多少,但也许是200码(1码=0.9144米)左右,这样就使得亚里士多德的估计大约为现在接受数值的两倍。希腊人甚至为地球是球形提供了第三个论证,否则何以从地平线驶来的船总是先露出船帆,然后才露出船身?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地球公转。他相信这些,是因为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他的这种看法是基于某些神秘的原因。公元2世纪,这个思想被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地球处于正中心,8个天球包围着它,这8个天球分别负载着月亮、太阳、恒星和5个当时已知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为了说明在天空中观察到的这些行星的相当复杂的轨道,人们认为它们本身沿着附在相应天球上的更小的圆周运动。最外层的天球携带着所谓的固定恒星,它们的相对位置总是保持不变,但是总体围绕着天空旋转。最后一层天球之外为何物一直不很清楚,但是它肯定不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托勒密模型的系统可以相当精密地预言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但是为了正确地预言这些位置,托勒密不得不假定,月亮遵循的轨道有时使它离地球的距离是其他时候的一半。这意味着月亮有时显得要比其他时候大一倍!托勒密承认这个瑕疵,但是尽管如此,他的模型被广泛地,虽然不是普适地接受。它被基督教会接纳为与《圣经》相一致的宇宙图象。这是因为它具有巨大优势,即在固定恒星天球之外为天堂和地狱留下了大量的空间。
然而,1514年波兰教士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更简单的模型。(起初,也许哥白尼害怕被教会谴责为异端,所以将他的模型匿名地流传。)他的观念是,太阳静止地位于中心,而地球和行星们围绕着太阳作圆周运动。将近一个世纪以后,人们才认真接受他的观念。后来,两位天文学家——德国人约翰斯·开普勒和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开始公开支持哥白尼理论,尽管它所预言的轨道还不能完全与观测相符合。直到1609年,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理论才宣告死亡。那一年,伽利略用刚发明的望远镜来观测夜空。当他观测木星时,发现有几个小卫星或月亮围绕着它转动,这表明不像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设想的那样,并非所有东西都必须直接地围绕着地球转动(当然,仍然可能相信地球是静止地处于宇宙的中心,而木星的卫星沿着一种极其复杂的轨道围绕地球运动,表观上看来它们是围绕着木星转动。然而,哥白尼理论却简单得多了)。同时,约翰斯·开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理论,提出行星不是沿着圆周而是沿着椭圆(椭圆是拉长的圆)运动,从而最终使预言和观察相互一致了。
就开普勒而言,椭圆轨道仅仅是想当然的,并且是相当讨厌的假设,因为椭圆显然不如正圆那么完美。虽然他几乎偶然地发现椭圆轨道能很好地和观测相符合,但却不能把它和他的磁力引起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思想相互调和起来。只有到更晚得多的1687年,这一切才得到解释。
这一年,艾萨克·牛顿爵士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也许是物理科学中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牛顿不但提出物体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理论,并且发展了为分析这些运动所需的复杂的数学。此外,牛顿还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这条定律,宇宙中的任一物体都被另外的物体吸引。物体质量越大,相互距离越近,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正是这同一种力,使物体下落到地面。(一个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使他得到灵感的故事,几乎肯定是不足凭信的。牛顿自己说过的不过是,当他坐着陷入沉思之时,一个苹果的下落使他得到了万有引力的思想。)牛顿继而证明,根据他的定律,引力使月亮沿着椭圆轨道围绕着地球运行,而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椭圆轨道围绕着太阳公转。
哥白尼的模型摆脱了托勒密的天球,以及与其相关的宇宙存在着自然边界的观念。“固定恒星”除了由于地球围绕着自身的轴自转引起的穿越天空的转动外,它们的位置显得固定不变,很自然会使人推测到固定恒星是和我们太阳类似的物体,只是比太阳离开我们远得多了。
按照他的引力理论,牛顿意识到恒星应该相互吸引,这样它们似乎不能保持基本上不动。难道它们不会都一起落到某处去吗?在1691年写给同时代另一位最重要的思想家理查德·本特里的一封信中,牛顿论证道,如果只有有限数目的恒星分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区域里,这确实是会发生的。但是另一方面,他推断说,如果存在无限数目的恒星,大体均匀地分布于无限的空间中,对它们而言,因为这时不存在一个中心落点,这种情形就不会发生。
当人们议论到无限时,这种论证是你会遭遇到的一种陷阱。在一个无限的宇宙中,因为在每一点的两边都有无限颗恒星,所以每一点都可以认为是中心。很久以后才意识到正确的方法,即是先考虑有限的情形,这时所有恒星都相互落到一起,然后加上在这个区域以外大体均匀分布的更多恒星,看事情会如何改变。按照牛顿定律,平均地讲,这额外的恒星对原先的那些根本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这些恒星还是同样快地落到一起。我们愿意加上多少恒星就可以加上多少,但是它们仍然总是向自身坍缩。现在我们知道,不可能存在一个无限静态的引力总是吸引的宇宙模型。
在20世纪之前从未有人提出过,宇宙是在膨胀或是在收缩,这有趣地反映了当时的思维风气。一般认为,宇宙要么以一种不变的状态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要么以多多少少正如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样子在有限久的过去创生。
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倾向于相信永恒的真理,也可能由于从以下的观念可以得到安慰,即虽然他们会生老病死,但是宇宙必须是不朽的不变的。
甚至那些意识到牛顿的引力理论导致宇宙不可能静止的人,也没有想到提出宇宙可能正在膨胀。相反,他们试图修正理论,使引力在非常大距离下变成排斥的。这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们对行星运动的预言,然而却允许恒星的无限分布保持平衡状态——邻近恒星之间的吸引力被远距离外的恒星来的斥力平衡。然而,现在我们相信,这样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如果某一区域内的恒星稍微相互靠近一些,它们之间的引力就会增强,并超过斥力的作用,因此这些恒星就会继续落到一起。反之,如果某一区域内的恒星稍微相互远离一些,斥力就起主导作用,并驱使它们离得更远。
另一个反对无限静止宇宙的异见通常归功于德国哲学家亨利希·奥勃斯,他在1823年撰写了这个理论。事实上,牛顿的一些同时代人已经提出过这个问题。甚至奥勃斯的文章也不是貌似有理地反驳这个模型的第一篇。不管怎么说,这是第一篇被广泛注意到的文章。其困难在于,在一个无限静止的宇宙中,几乎每一道视线必须终结于某一颗恒星的表面。这样,人们可以预料,整个天空甚至在夜晚都会像太阳那么明亮。奥勃斯反驳说,远处恒星的光线会被它穿越过的物质吸收而减弱。然而如果真是如此,这介于其间的物质最终会被加热到发出和恒星一样强的光为止。可以避免整个天空像太阳那么明亮的结论的惟一方法是,假定恒星并非永远那么明亮,而是在有限久的过去才开始发光。在这种情况下,吸光物质还没加热,或者远处恒星的光线尚未到达我们这里。这就使我们面临着什么是首次引起恒星发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