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勾心斗角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移动文学 www.yd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流言止于智者,可这个世界上智者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都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的愚民,因此各种各样的流言版本开始迅速流传。
只不过在各种描述中,萧逸飞无不被塑造成了大忠大勇的忠臣,而武王则不过是一个不能容人的阴险小人。
尤其是那些以前在萧逸飞麾下得了不少好处、后来或被屠杀、或被分化、或被解散的雇佣军们,更是传的不亦乐乎。
这种流言终于扩散进入了武国本州,一石激起千层浪,民众无不议论纷纷。另外的一种说法也是甚嚣尘上,那就是武威侯萧天已经准备暗中为萧逸飞报仇,并把自己的大儿子萧品拙捧上至尊王位。
于是又引出一种说法,武王让李错当上大元帅,就是准备对本国的王族动手,他绝不让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宝座,等征服明国,他就会对内开刀云云。
无论哪种,都是传的有鼻子有眼,一个个都像是亲眼所见一般。一时间,非但武国国内人心惶惶,甚至影响到了正在对明国前线作战的普通士兵。
对他们来说,从来都把赏赐分给下属而自己不留一分并且带领自己不断打胜仗的萧逸飞,绝对是他们最尊敬的统帅。如果萧大元帅当真是被大王所逼迫而死,那大王做的——就是错的。
很大一批受过萧逸飞恩惠的士兵,希望能够派出一个中立的调查组调查真相,而在真相出现前,他们甚至拒绝与明国人交战。
并且有流言称,如果萧大元帅真的是大王逼迫而死,他们将立刻选择退伍,哪怕回家种田,也绝不再为阴杀大臣的武王作战。
对于前方作战军团表现出的军心不稳状况,武王只是微笑着说了句“胡闹”。第二天,他就亲自下了旨意,重申了对萧逸飞大元帅的尊敬与喜爱,并告诉大家安心作战,这只不过是明国间谍散布的谣言,希望大家能够平心静气,不去听信、散播谣言。
旨意很温和,但是行动很暴虐。几乎一夜之间,武国各大监牢之中,就塞满了传播流言的人,许多人都是被当成明国的间谍折磨至死,就是不死的,家中也是破了大财。
不过这样的举措,除了受到那些大发横财的守备军的欢迎外,受到了武国民众的一致抵制,而流言也终于从人们的口中,进入了人们的心里。
而南方正在作战的兵团中却并没有发生大的清洗,而是由各级军官去做各个部队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做不通的,才会被调入左右屯卫,也就是罚去看守粮草。
而军中又有一些流言出现,说武王已经对南征军下了大清洗令,只是全部被李错和萧善长两个人抗了下来,否则这两天,军中至少要以“动摇军心罪”砍掉一万人的脑袋。
这个流言一起,骚动声逐渐平息了下来,但是锋线的攻击力却是愈发的疲软,许多武军士兵都是出工不出力,如果身后的军法官逼迫的紧了,他们还出现了狼一样的眼神,看的军法官们个个都是心里发毛。
如此一来,原本就算不上快的攻击节奏就更慢了。以前一个月还能攻克三座城,依照现在的速度,只怕三个月最多也就能攻克一座明国的城池。
无法,李错只能下令停止进攻,并上奏武王,申请让十万左右屯卫参与翔国之前荒废土地的耕种工作,否则粮草就无法支撑长时间作战。
以前萧逸飞作战,粮草辎重基本都能自己解决,很大一部分还能上缴国库。为什么其他将领一上来,原本异常充盈的国库怎么一下子就入不敷出了?
武王这时才知道萧逸飞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做了,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此时此刻,他更希望萧逸飞已经死了,因为萧逸飞如果没死,那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大麻烦。
但是他不知道萧逸飞没死,可是没死的萧逸飞,真的已经把仇恨放下了,他只想平平淡淡地活下去。
尤其是他成为了父亲之后。
新纪元一零二七年一月一日,李菲正式生下了一男一女龙凤胎,而萧逸飞也终于成为了父亲。
在那万象更新的一天,萧逸飞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他感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而这种责任,让他无比的幸福,也无比的充实。
男孩的名字是林安,女孩的名字是林琳。
两个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就是他内心中最深切的希望。
虽然在上次马苏前来挑衅之后,体内的神圣之力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增长,但是萧逸飞发现自己的精神力在慢慢恢复,对元素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增强,依照他的估计,只要他能够坚持十年,他的实力非但能够完全复原,甚至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因祸得福,算是肯定的了。
这福气不在于实力的增长,而在于能够过上这无忧无虑的平淡日子。
虽然李错带领的南征军就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头顶,但他发现明军统帅吕正心也具有成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名将潜质,这场战争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结束。
既然如此,那自己还是在福田村好好的生活下去吧。
这一年多的日子,是萧逸飞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可惜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毕竟李错跟在萧逸飞身边学习的时间很长,而李错学到的东西,根本不是吕正心这个半调子可以相比的。
当他得知吕正心学习左武卫般,想要建立指导员制度时,他就意识到机会来了。
李错其实也想用指导员制度,但是牵涉太大太广,不得不放弃。而现在吕正心犯下了之前萧山一模一样的错误。那就是照搬照抄,完全没有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
之前武王之所以允许萧逸飞在左武卫里搞“指导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萧天有着那么一份愧疚,另外左武卫地处西边边疆,又刚遭大败,并且左武卫编制只有五万人,在武国的军队比例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叛乱,前任武王也有信心翻掌间就灭了左武卫。
而吕正心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他掌握了几乎明国一半的军队,乱改祖制,影响太大;其次,他只不过是副统帅;最后,明王是以贪图享乐闻名天下,而不是胸怀若谷。
于是李错就采用了和吕正心同样的方法,那自然就是“离间”,只是之前吕正心的留言还算得上是“空穴来风”,而他编造的留言最多只能算是“捕风捉影”。
可在生死斗争中,有没有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让他相信的人,他最后有没有相信。
之前武军相信了,所以吕正心达到了目的,武军停滞不前,两军再次形成了对峙。
而对于在永乐城出现的吕正心“意欲”自立为王的消息,明王将信将疑。
而吕正心毕竟是一个年轻人,面对如此险境,他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那就是他没有立刻停止这项制度,并立即向明王请罪,而是选择公开上表,详细地解释了“教导员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军队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教导员制度”能够极大的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当真是鸡同鸭讲。
明王在乎的不是“教导员制度”本身,而是担心你谋反。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应该是立刻服软,并上表请罪,甚至以退为进,放弃军权。如果真这么做,明王至少觉得忠心,那样吕正心别说搞“教导员制度”,就是再加一个“辅导员制度”,“飞行员制度”都没有人来管。
可吕正心自认自己没错,当然不会认错。可他这次公开上表,却是确确实实地做错了。
据传明王才听了一半,就勃然大怒,要求吕正心立刻回永乐城述职。
可是这时李错却是开始频繁调动部队,却又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这让吕正心异常迷惑。因为他看不懂,他完全不知道李错这样胡乱调动部队有什么用。
但他相信李错绝不是低能儿,如此浪费军力来戏耍部下,唯一的解释就可能是李错正在执行一个惊天大阴谋。
在如此的情况下,他只能命令三军戒备,并不断的搜集资料,希望能够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推断出李错的真正目的。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吕正心自然不能接受回永乐城述职的命令。
他却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李错频繁调动军队的最终目的。
李错就是希望吕正心能够违抗王命。
之后明王又连下了三道命令,急召吕正心回永乐城述职。但都是被吕正心以武军行为异常,恐有大规模进攻拒绝了。
“异常异常,武军又没有大举进攻,异常你妹啊!”明王大怒,甚至不顾王者风范,爆出了粗口,如果之前他只是想敲打敲打吕正心,现在他是真的考虑起吕正心谋反的可能性。
也就是在这时,李错停止了兵马调动,甚至还把兵锋后撤了三十里,做出了一副人畜无害的姿态。
虽然不知道李错在搞什么鬼,但是吕正心也终于有时间回永乐城,他相信即使李错再度进攻,他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传送阵第一时间回到前线。
可是吕正心刚刚在传送阵出现,马上就为等候多时的监察厅士兵抓了起来,甚至还没有见到明王,就直接被投入了大牢。
这可和自己预想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对于监察厅安在自己脑袋上的谋反大罪,吕正心只是感到了又好气又好笑。他可以对天发誓,他从来没想过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但还是那句话,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过,而在于最重要的那个人相信不相信。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虽然吕正心违抗自己的命令,几次抗命不归,极大地削了明王的面子,但是到这时,明王依然没有杀人的想法。
直到为吕正心辩护和求情的报告如雪片般飞来,以及听到北方的军队几乎哗变,明王才真正下了决心。
这吕正心,不杀不行。
才这么短时间,就笼络了军心,而且还和永乐城的朝臣如此不清不楚,即使他现在还不想叛变,可真等到他叛变的那一天,只怕就来不及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捧杀”。而那些上表的朝臣之所以会要求释放吕正心,一部分是真正出于公心,可更大的部分,却还是因为收受了武国人或者说是李错的大量贿赂,以及城破后不杀的承诺。
眼见武国势大,早已怀有二心与武国眉来眼去的明国大臣,绝对不在少数。
而北方军心不稳甚至要进永乐城为统帅求情的消息,自然就是李错派人放出的流言。
吕正心利用萧逸飞之死的疑点降低了武**队的士气,延缓了对方的进攻;李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他这次要的是吕正心的命。
毫无疑问,吕正心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可惜他不是一个老辣的政治家。他的死完全可以说是由于其稚嫩的政治嗅觉所导致,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于李错的不断落井下石。
很快在北方的明**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消息,那就是吕正心要被明王处死。
吕正心因为连打胜仗,在军中威望极高,加上教导员制度,更是让他在士兵心中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现在他就要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明军数十万将士,无不群情激奋。
而这时李错又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动机。
“一支数千人的武**队,正翻山越岭,通过小路奇袭永乐城。”
对于这个消息,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数千人袭击永乐城,除了一头碰死在城墙之下,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但明军考虑的不是其中的合理性,他们需要的只不过就是一个借口,一个能让他们回到永乐城的借口。
于是五万北方明军不顾清醒者的劝阻,毅然决然快马驰向永乐城。他们相信,大王会考虑自己的意见,或者说就是迫于自己的压力,释放有功无过的统帅。
这一举动,彻底葬送了吕正心所有的生路。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大王会不杀获得士兵拥戴超过自己的臣子。
(感谢书友“悠悠的风”再次投出的5朵红花,谢谢您的支持!)
流言止于智者,可这个世界上智者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都只不过是人云亦云的愚民,因此各种各样的流言版本开始迅速流传。
只不过在各种描述中,萧逸飞无不被塑造成了大忠大勇的忠臣,而武王则不过是一个不能容人的阴险小人。
尤其是那些以前在萧逸飞麾下得了不少好处、后来或被屠杀、或被分化、或被解散的雇佣军们,更是传的不亦乐乎。
这种流言终于扩散进入了武国本州,一石激起千层浪,民众无不议论纷纷。另外的一种说法也是甚嚣尘上,那就是武威侯萧天已经准备暗中为萧逸飞报仇,并把自己的大儿子萧品拙捧上至尊王位。
于是又引出一种说法,武王让李错当上大元帅,就是准备对本国的王族动手,他绝不让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宝座,等征服明国,他就会对内开刀云云。
无论哪种,都是传的有鼻子有眼,一个个都像是亲眼所见一般。一时间,非但武国国内人心惶惶,甚至影响到了正在对明国前线作战的普通士兵。
对他们来说,从来都把赏赐分给下属而自己不留一分并且带领自己不断打胜仗的萧逸飞,绝对是他们最尊敬的统帅。如果萧大元帅当真是被大王所逼迫而死,那大王做的——就是错的。
很大一批受过萧逸飞恩惠的士兵,希望能够派出一个中立的调查组调查真相,而在真相出现前,他们甚至拒绝与明国人交战。
并且有流言称,如果萧大元帅真的是大王逼迫而死,他们将立刻选择退伍,哪怕回家种田,也绝不再为阴杀大臣的武王作战。
对于前方作战军团表现出的军心不稳状况,武王只是微笑着说了句“胡闹”。第二天,他就亲自下了旨意,重申了对萧逸飞大元帅的尊敬与喜爱,并告诉大家安心作战,这只不过是明国间谍散布的谣言,希望大家能够平心静气,不去听信、散播谣言。
旨意很温和,但是行动很暴虐。几乎一夜之间,武国各大监牢之中,就塞满了传播流言的人,许多人都是被当成明国的间谍折磨至死,就是不死的,家中也是破了大财。
不过这样的举措,除了受到那些大发横财的守备军的欢迎外,受到了武国民众的一致抵制,而流言也终于从人们的口中,进入了人们的心里。
而南方正在作战的兵团中却并没有发生大的清洗,而是由各级军官去做各个部队的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做不通的,才会被调入左右屯卫,也就是罚去看守粮草。
而军中又有一些流言出现,说武王已经对南征军下了大清洗令,只是全部被李错和萧善长两个人抗了下来,否则这两天,军中至少要以“动摇军心罪”砍掉一万人的脑袋。
这个流言一起,骚动声逐渐平息了下来,但是锋线的攻击力却是愈发的疲软,许多武军士兵都是出工不出力,如果身后的军法官逼迫的紧了,他们还出现了狼一样的眼神,看的军法官们个个都是心里发毛。
如此一来,原本就算不上快的攻击节奏就更慢了。以前一个月还能攻克三座城,依照现在的速度,只怕三个月最多也就能攻克一座明国的城池。
无法,李错只能下令停止进攻,并上奏武王,申请让十万左右屯卫参与翔国之前荒废土地的耕种工作,否则粮草就无法支撑长时间作战。
以前萧逸飞作战,粮草辎重基本都能自己解决,很大一部分还能上缴国库。为什么其他将领一上来,原本异常充盈的国库怎么一下子就入不敷出了?
武王这时才知道萧逸飞对自己有多么的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做了,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此时此刻,他更希望萧逸飞已经死了,因为萧逸飞如果没死,那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大麻烦。
但是他不知道萧逸飞没死,可是没死的萧逸飞,真的已经把仇恨放下了,他只想平平淡淡地活下去。
尤其是他成为了父亲之后。
新纪元一零二七年一月一日,李菲正式生下了一男一女龙凤胎,而萧逸飞也终于成为了父亲。
在那万象更新的一天,萧逸飞的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好过。他感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而这种责任,让他无比的幸福,也无比的充实。
男孩的名字是林安,女孩的名字是林琳。
两个孩子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就是他内心中最深切的希望。
虽然在上次马苏前来挑衅之后,体内的神圣之力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增长,但是萧逸飞发现自己的精神力在慢慢恢复,对元素的控制力也在逐渐增强,依照他的估计,只要他能够坚持十年,他的实力非但能够完全复原,甚至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次因祸得福,算是肯定的了。
这福气不在于实力的增长,而在于能够过上这无忧无虑的平淡日子。
虽然李错带领的南征军就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头顶,但他发现明军统帅吕正心也具有成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名将潜质,这场战争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结束。
既然如此,那自己还是在福田村好好的生活下去吧。
这一年多的日子,是萧逸飞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可惜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毕竟李错跟在萧逸飞身边学习的时间很长,而李错学到的东西,根本不是吕正心这个半调子可以相比的。
当他得知吕正心学习左武卫般,想要建立指导员制度时,他就意识到机会来了。
李错其实也想用指导员制度,但是牵涉太大太广,不得不放弃。而现在吕正心犯下了之前萧山一模一样的错误。那就是照搬照抄,完全没有顾及自身的实际情况。
之前武王之所以允许萧逸飞在左武卫里搞“指导员制度”,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萧天有着那么一份愧疚,另外左武卫地处西边边疆,又刚遭大败,并且左武卫编制只有五万人,在武国的军队比例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叛乱,前任武王也有信心翻掌间就灭了左武卫。
而吕正心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他掌握了几乎明国一半的军队,乱改祖制,影响太大;其次,他只不过是副统帅;最后,明王是以贪图享乐闻名天下,而不是胸怀若谷。
于是李错就采用了和吕正心同样的方法,那自然就是“离间”,只是之前吕正心的留言还算得上是“空穴来风”,而他编造的留言最多只能算是“捕风捉影”。
可在生死斗争中,有没有证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让他相信的人,他最后有没有相信。
之前武军相信了,所以吕正心达到了目的,武军停滞不前,两军再次形成了对峙。
而对于在永乐城出现的吕正心“意欲”自立为王的消息,明王将信将疑。
而吕正心毕竟是一个年轻人,面对如此险境,他犯下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那就是他没有立刻停止这项制度,并立即向明王请罪,而是选择公开上表,详细地解释了“教导员制度”的来龙去脉,以及对军队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教导员制度”能够极大的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当真是鸡同鸭讲。
明王在乎的不是“教导员制度”本身,而是担心你谋反。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应该是立刻服软,并上表请罪,甚至以退为进,放弃军权。如果真这么做,明王至少觉得忠心,那样吕正心别说搞“教导员制度”,就是再加一个“辅导员制度”,“飞行员制度”都没有人来管。
可吕正心自认自己没错,当然不会认错。可他这次公开上表,却是确确实实地做错了。
据传明王才听了一半,就勃然大怒,要求吕正心立刻回永乐城述职。
可是这时李错却是开始频繁调动部队,却又没有发动任何进攻。
这让吕正心异常迷惑。因为他看不懂,他完全不知道李错这样胡乱调动部队有什么用。
但他相信李错绝不是低能儿,如此浪费军力来戏耍部下,唯一的解释就可能是李错正在执行一个惊天大阴谋。
在如此的情况下,他只能命令三军戒备,并不断的搜集资料,希望能够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推断出李错的真正目的。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吕正心自然不能接受回永乐城述职的命令。
他却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李错频繁调动军队的最终目的。
李错就是希望吕正心能够违抗王命。
之后明王又连下了三道命令,急召吕正心回永乐城述职。但都是被吕正心以武军行为异常,恐有大规模进攻拒绝了。
“异常异常,武军又没有大举进攻,异常你妹啊!”明王大怒,甚至不顾王者风范,爆出了粗口,如果之前他只是想敲打敲打吕正心,现在他是真的考虑起吕正心谋反的可能性。
也就是在这时,李错停止了兵马调动,甚至还把兵锋后撤了三十里,做出了一副人畜无害的姿态。
虽然不知道李错在搞什么鬼,但是吕正心也终于有时间回永乐城,他相信即使李错再度进攻,他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传送阵第一时间回到前线。
可是吕正心刚刚在传送阵出现,马上就为等候多时的监察厅士兵抓了起来,甚至还没有见到明王,就直接被投入了大牢。
这可和自己预想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对于监察厅安在自己脑袋上的谋反大罪,吕正心只是感到了又好气又好笑。他可以对天发誓,他从来没想过要背叛自己的国家。
但还是那句话,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没有做过,而在于最重要的那个人相信不相信。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虽然吕正心违抗自己的命令,几次抗命不归,极大地削了明王的面子,但是到这时,明王依然没有杀人的想法。
直到为吕正心辩护和求情的报告如雪片般飞来,以及听到北方的军队几乎哗变,明王才真正下了决心。
这吕正心,不杀不行。
才这么短时间,就笼络了军心,而且还和永乐城的朝臣如此不清不楚,即使他现在还不想叛变,可真等到他叛变的那一天,只怕就来不及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捧杀”。而那些上表的朝臣之所以会要求释放吕正心,一部分是真正出于公心,可更大的部分,却还是因为收受了武国人或者说是李错的大量贿赂,以及城破后不杀的承诺。
眼见武国势大,早已怀有二心与武国眉来眼去的明国大臣,绝对不在少数。
而北方军心不稳甚至要进永乐城为统帅求情的消息,自然就是李错派人放出的流言。
吕正心利用萧逸飞之死的疑点降低了武**队的士气,延缓了对方的进攻;李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他这次要的是吕正心的命。
毫无疑问,吕正心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可惜他不是一个老辣的政治家。他的死完全可以说是由于其稚嫩的政治嗅觉所导致,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于李错的不断落井下石。
很快在北方的明**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消息,那就是吕正心要被明王处死。
吕正心因为连打胜仗,在军中威望极高,加上教导员制度,更是让他在士兵心中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现在他就要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明军数十万将士,无不群情激奋。
而这时李错又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动机。
“一支数千人的武**队,正翻山越岭,通过小路奇袭永乐城。”
对于这个消息,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数千人袭击永乐城,除了一头碰死在城墙之下,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但明军考虑的不是其中的合理性,他们需要的只不过就是一个借口,一个能让他们回到永乐城的借口。
于是五万北方明军不顾清醒者的劝阻,毅然决然快马驰向永乐城。他们相信,大王会考虑自己的意见,或者说就是迫于自己的压力,释放有功无过的统帅。
这一举动,彻底葬送了吕正心所有的生路。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大王会不杀获得士兵拥戴超过自己的臣子。
(感谢书友“悠悠的风”再次投出的5朵红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