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
推荐阅读: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不朽凡人
一秒记住【移动文学 www.yd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原本的历史中,宇文述等率领的三十多万大军,在萨水大败后,能活着返回辽东城下的,仅仅只有二千七百人。
而在这个位面,因为李隐的缘故,幸存的人要多了不少,卫文升和王仁恭军一直没有溃散,且慢慢的收拢溃兵,总兵力一度达到八万人,
但是他们要想安全返回,还是挺大的,一是全军士气低迷,二是乙支文德不停追杀,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粮食。
没有粮食,只能靠攻下城市来抢,但为了避免被乙支文德大军追上,又没太多的时间攻城,如此困境,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
所以因为重重因素,卫文升和王仁恭军的一度达到八万人的军队,回到辽东城时,也同样是损失惨重,只剩下四万多人了。
但与其他的部队相比,以算是好得太多,宇文述部只有一百五十多人、于仲文部只有八十人、辛世雄部全军覆没……
总之,此次全军出兵时三十万五千人,返回辽东城下时,总计四万三千人,虽然比原本的历史上多了四万多人,但是对整个战局并没什么帮助。
杨广得知整个情况后,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来罢免了于仲文、宇文述等人的官职,并全部关进了大牢等候发落。
此时的辽东城下,隋军总共只有二十万左右,且士兵疲惫,士气低沉,后勤难以供应,再加上处于辽东霖雨季节,无法攻城,而高丽军又陆续前来增援,这仗已是完全没法再打下去了。
于是,杨广在八月二十日这一天,终于下令班师回朝!
……
平壤城的城墙上,李隐正在抬头眺望远方。
萨水离平壤城比较近,大概三四十里的样子,当双发发生大战的时候,李隐便向周法尚建议,出城去营救隋军。
但是周法尚并没有同意,因为平壤城外,有高建武召集而来的八万多高丽士兵,在虎视眈眈。
高建武那八万士兵,是由农夫、罪犯和地方士卒组成,战斗力虽然不高,但纪律严明,仍是不容小觑。
占据平壤城的隋军只有六万,如果全部出城,平壤就会被高建武占了,切断隋军后路,如果分兵去救,太少又怕被高建武的军队围剿,太多平壤城安危又没保障,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周法尚才没有答应李隐的请求。
不过李隐倒不是什么事都没做,隋军在萨水大败,大部分都是往辽东城的方向溃逃,但慌不择路的也有不少,周法尚便让李隐在平壤城外设营收拢溃兵,到目前为之,李隐已收拢了两万多的溃兵。
李隐这时叹了一声,他地位不高,在这场大战中,能做的事情也就这些了。
“旅帅,周副总管找你!”吴汉匆匆走上城墙喊道。
李隐回过神来,然后直往周法尚的所在地方走去,去到周法尚那里后,只见周法尚一脸颓废的坐在那里,整个人仿佛都苍老了许多,向李隐叹道:“唉,皇上撤军了,让我们也即刻返回东莱。”
对于这个结果,李隐早已猜到,所以没什么好惊奇的。
周法尚之所以精神这么不好,是因为他想要以平壤为中心,通过战船不断运送士兵物资,然后逐步侵占高丽国土的,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是被杨广给否决掉了。
如果杨广批准了周法尚这个计划,假以时日,高丽即使不被灭亡,也得国立大衰不可。
但是杨广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灭亡高丽,在他看来,将一个敌国灭亡,并不算什么本事,他想要的,是让这桀骜不驯的高丽国,乖乖的屈服自己。
这就是他屡屡受骗、接受高丽假投降的原因。
“你去让众将士收拾东西,到城南集结,准备撤离吧!”周法尚向李隐吩咐道。
李隐道:“副总管,这平壤城我们不能轻易的就这么撤了,至少要向高丽讨要些好处才行。”
周法尚抬起头来:“要什么好处?”
他们现在已经将平壤城的皇宫给搬空了,得获金银无数,主持此次行动的便是李隐,周法尚觉得高丽已没什么可以给他们的了。
李隐道:“隋军在萨水之战中,俘虏了我军许多将士,我们应该将那些将士要走。”
周法尚脸露迟疑的道:“可是,我们的战船已装不了多少人了。”
“船还能装多少,就要走多少吧!”李隐叹道。
几日后,浿水之上,战船连天,当最后一个隋朝士兵踏上战船后,周法尚下达了全军启程的命令,战船开动,顺江而下,速度十分的快,眨眼睛平壤城就变成一个小点了。
在城外的高建武,也立即率领他的部队重新入驻平壤城,不过当他见到几乎被夷为平地的皇宫和荣留王府后,气得身体直发抖,而在得知这是李隐一手主持的后,更是发下毒誓,此生一定要杀了李隐不可。
“阿嚏!”站在船头的李隐打了个响亮的喷嚏,眺望着已几乎看不到的平壤城,心中感慨万千,也不知那些和自己交往甚厚的妇人少女们,现在是不是都对自己这个残暴的侵略者咬牙切齿。
“旅帅,这里风大,你还是回去船舱中休息吧!”周安走过来劝道。
李隐点了点头,回到了他住的船舱中,并轻轻的关上了门。
在船舱的床上,妞妞睡得正香,采莲则在摇着扇子,为她驱赶虫蚊。
李隐原本对采莲会不会跟自己离开高丽,并没太大把握的,毕竟隋与高丽两国有着血海深仇,但问过她后,采莲竟一口答应了。
原来,采莲并不能算是高丽人,她爹原本是新罗人,中年的时候,才带着妻女逃到高丽,然后后做了个小官的,采莲从小是在新罗长大的,对高丽的感情并不深,所以当李隐问她愿不愿意跟他走时,采莲便没多想就答应了。
李隐躺在床上,采莲将脑袋靠在李隐的肩膀上,李隐**着采莲的秀发,心里想到:“不管怎样,这一场充满血与泪的大战,现在终于算是结束了!”(未完待续)
在原本的历史中,宇文述等率领的三十多万大军,在萨水大败后,能活着返回辽东城下的,仅仅只有二千七百人。
而在这个位面,因为李隐的缘故,幸存的人要多了不少,卫文升和王仁恭军一直没有溃散,且慢慢的收拢溃兵,总兵力一度达到八万人,
但是他们要想安全返回,还是挺大的,一是全军士气低迷,二是乙支文德不停追杀,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粮食。
没有粮食,只能靠攻下城市来抢,但为了避免被乙支文德大军追上,又没太多的时间攻城,如此困境,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
所以因为重重因素,卫文升和王仁恭军的一度达到八万人的军队,回到辽东城时,也同样是损失惨重,只剩下四万多人了。
但与其他的部队相比,以算是好得太多,宇文述部只有一百五十多人、于仲文部只有八十人、辛世雄部全军覆没……
总之,此次全军出兵时三十万五千人,返回辽东城下时,总计四万三千人,虽然比原本的历史上多了四万多人,但是对整个战局并没什么帮助。
杨广得知整个情况后,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来罢免了于仲文、宇文述等人的官职,并全部关进了大牢等候发落。
此时的辽东城下,隋军总共只有二十万左右,且士兵疲惫,士气低沉,后勤难以供应,再加上处于辽东霖雨季节,无法攻城,而高丽军又陆续前来增援,这仗已是完全没法再打下去了。
于是,杨广在八月二十日这一天,终于下令班师回朝!
……
平壤城的城墙上,李隐正在抬头眺望远方。
萨水离平壤城比较近,大概三四十里的样子,当双发发生大战的时候,李隐便向周法尚建议,出城去营救隋军。
但是周法尚并没有同意,因为平壤城外,有高建武召集而来的八万多高丽士兵,在虎视眈眈。
高建武那八万士兵,是由农夫、罪犯和地方士卒组成,战斗力虽然不高,但纪律严明,仍是不容小觑。
占据平壤城的隋军只有六万,如果全部出城,平壤就会被高建武占了,切断隋军后路,如果分兵去救,太少又怕被高建武的军队围剿,太多平壤城安危又没保障,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周法尚才没有答应李隐的请求。
不过李隐倒不是什么事都没做,隋军在萨水大败,大部分都是往辽东城的方向溃逃,但慌不择路的也有不少,周法尚便让李隐在平壤城外设营收拢溃兵,到目前为之,李隐已收拢了两万多的溃兵。
李隐这时叹了一声,他地位不高,在这场大战中,能做的事情也就这些了。
“旅帅,周副总管找你!”吴汉匆匆走上城墙喊道。
李隐回过神来,然后直往周法尚的所在地方走去,去到周法尚那里后,只见周法尚一脸颓废的坐在那里,整个人仿佛都苍老了许多,向李隐叹道:“唉,皇上撤军了,让我们也即刻返回东莱。”
对于这个结果,李隐早已猜到,所以没什么好惊奇的。
周法尚之所以精神这么不好,是因为他想要以平壤为中心,通过战船不断运送士兵物资,然后逐步侵占高丽国土的,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是被杨广给否决掉了。
如果杨广批准了周法尚这个计划,假以时日,高丽即使不被灭亡,也得国立大衰不可。
但是杨广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灭亡高丽,在他看来,将一个敌国灭亡,并不算什么本事,他想要的,是让这桀骜不驯的高丽国,乖乖的屈服自己。
这就是他屡屡受骗、接受高丽假投降的原因。
“你去让众将士收拾东西,到城南集结,准备撤离吧!”周法尚向李隐吩咐道。
李隐道:“副总管,这平壤城我们不能轻易的就这么撤了,至少要向高丽讨要些好处才行。”
周法尚抬起头来:“要什么好处?”
他们现在已经将平壤城的皇宫给搬空了,得获金银无数,主持此次行动的便是李隐,周法尚觉得高丽已没什么可以给他们的了。
李隐道:“隋军在萨水之战中,俘虏了我军许多将士,我们应该将那些将士要走。”
周法尚脸露迟疑的道:“可是,我们的战船已装不了多少人了。”
“船还能装多少,就要走多少吧!”李隐叹道。
几日后,浿水之上,战船连天,当最后一个隋朝士兵踏上战船后,周法尚下达了全军启程的命令,战船开动,顺江而下,速度十分的快,眨眼睛平壤城就变成一个小点了。
在城外的高建武,也立即率领他的部队重新入驻平壤城,不过当他见到几乎被夷为平地的皇宫和荣留王府后,气得身体直发抖,而在得知这是李隐一手主持的后,更是发下毒誓,此生一定要杀了李隐不可。
“阿嚏!”站在船头的李隐打了个响亮的喷嚏,眺望着已几乎看不到的平壤城,心中感慨万千,也不知那些和自己交往甚厚的妇人少女们,现在是不是都对自己这个残暴的侵略者咬牙切齿。
“旅帅,这里风大,你还是回去船舱中休息吧!”周安走过来劝道。
李隐点了点头,回到了他住的船舱中,并轻轻的关上了门。
在船舱的床上,妞妞睡得正香,采莲则在摇着扇子,为她驱赶虫蚊。
李隐原本对采莲会不会跟自己离开高丽,并没太大把握的,毕竟隋与高丽两国有着血海深仇,但问过她后,采莲竟一口答应了。
原来,采莲并不能算是高丽人,她爹原本是新罗人,中年的时候,才带着妻女逃到高丽,然后后做了个小官的,采莲从小是在新罗长大的,对高丽的感情并不深,所以当李隐问她愿不愿意跟他走时,采莲便没多想就答应了。
李隐躺在床上,采莲将脑袋靠在李隐的肩膀上,李隐**着采莲的秀发,心里想到:“不管怎样,这一场充满血与泪的大战,现在终于算是结束了!”(未完待续)